我從大韶的網站連結到余昇的Opus Music Arts的網站上,看到Opus Music Arts舉辦的音樂活動裡有個名叫毛禮傑的男高音。因為這個人我在德國有見過,聽過他的聲音(噎......評語等下再說),所以不禁好奇一下,想查看一下他的資料。
我查到在「歐普思音樂藝術金門巡禮」這個活動,報紙的介紹是:
「男高音毛禮傑就讀台藝期間曾獲選「校園新秀」比賽第三名與台灣省大專組男高音音樂比賽成績優異。師大校內聲樂協奏曲比賽第一名與南海扶輪社聲樂比賽中獲得優等成績。曾擔任台北市立南門國中音樂老師、巴伐利亞歌劇院合唱團團員、科隆室內合唱團專任合唱團員。毛禮傑於師大研究所求學期間即師承國內德國藝術歌曲權威席慕德教授,畢業後負笈德國深造,期間除致力於藝術歌曲唱法及內涵的研究外,更在歐洲各地參與演出,深受好評,......」
我是不知道這個新聞發稿的是誰,但是我很懷疑這個宣傳實在是過頭了。這對Opus Music Arts的聲譽恐怕會有負面效果。為什麼呢?這要先談到我查到的另一份資料,即毛禮傑在網路上張貼的聲樂教學廣告中的自我介紹。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其跟上述新聞稿中的黑體字部分。
「在德國期間,曾於慕尼黑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合唱團Chor der Bayerischen Staatsoper München與柏林廣播合唱團 Rias Kammerchor擔任協演合唱團員(Aushilfe)。現居科隆市,並擔任團員與擔任獨唱於Kartäuserkantorei Chor Köln 指揮 Philipp Ahmann與科隆人室內合唱團Kölner Kammerchor 指揮 Peter Neumann。在科隆與慕尼黑也多次開獨唱與重唱音樂會。曾與科隆人室內合唱團於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德國與日本巡迴演出。於慕尼黑曾師事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歌劇演唱家Francesco Petrozzi,現師事科隆音樂院教授Arthur Janzen。」
那這裡有什麼玄機呢?首先談毛禮傑自稱在巴伐利亞歌劇院擔任的是Aushilfe,但在上述新聞稿中卻說他是合唱團團員。但是,什麼是Aushilfe呢?不過就是因為缺人手才找去幫忙的臨時工,換言之根本就不是正式團員。這就像是找人跑跑龍套而已。這種跑龍套的經驗對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來講,或許是個可以拿來說嘴的經驗,但是一個要待在音樂界的人竟然還敢拿出來講,而且還沒有人懷疑其音樂素養,這倒是讓我感到驚訝。當然,讓我之所以會下此判斷的原因還有:毛禮傑宣稱的「在幕尼黑多次開獨唱與重唱音樂會」,我恰恰聽過一兩次,但是那是什麼呢?獨唱是在台灣同學會、婦女會裡唱一兩首歌,有一次重唱是在一個德國朋友向其兄弟會介紹台灣的場合上跟台灣同學一起唱大約是「茉莉花」、「月亮知道我的心」之類的歌(當天我也有在現場一起唱)。換言之,完全都是非專業的「演唱會」!或者說只能算是家庭娛樂型的演唱會吧!在此,我不得不懷疑毛禮傑在提供個人經歷時有混淆視聽的企圖。
現在我要再講一點個人的觀感。我雖沒受過什麼專業音樂訓練,但是唱了這麼久,至少還是能稍微分辨一下歌聲的好壞。再者,我也認識一兩個來德專攻聲樂的外國學生,且又在慕尼黑大學合唱團待了幾年,雖不敢說對德國聲樂界的環境及水準能掌握得多好,但是至少還能分辨的出來有實力跟沒實力的差別。就我當時聽毛禮傑唱歌的幾次經驗來說,我不認為他的聲音有經過長期的或良好的聲樂訓練過。這樣的經驗剛好可以拿來佐證他的在德求學的歷程。各位可發現毛禮傑沒有拿到學位就回台了。而我猜測他當初之所以從慕尼黑轉到科隆去,可能就是因為他連我所認為的這種基本水準都達不到,在幕尼黑才會待不下去(譬如老師不收),只好換到科隆去。而他連個畢業證明都沒有,這都足以顯示他連在德國達到一般職業水準或聲樂教學文憑的能力都沒有。(至於他在科隆的演出經歷,因為我沒有直接的接觸經驗,所以在此暫且不予評論,雖然我從網路上查到的資料裡還是可以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總之,這樣的人要在台灣教學,而且還能開演場會,難道不是顯示台灣方面連鑑別的能力都沒有嗎?就算在台灣的人可能無法遠渡重洋去查證他所宣稱的在德經驗是否屬實,但是難道我們不能簡單地從他的音色與技巧上來判斷他的實力嗎?還是說,大家總以為只要留洋過,就一定厲害嗎?倘若真的是後者的情形,這對推廣音樂教育來講,毋寧說是很大的諷刺!
當然,我希望是我的判斷錯了。也許毛禮傑後來到科隆的時候真的有進步。如果余昇方便的話,或許可以把毛禮傑在台演唱會的現場錄音放到這個大韶聯絡站上。這既能讓大家公評一下,也能讓我有機會再重新檢驗一下我當時的判斷是否有誤。倘若毛禮傑的實力真的如我所判斷,則我建議余昇還是別再跟他合作,以免讓Opus Music Arts在推廣音樂教育的路上成為讓小孩子誤入歧途的幫手。我相信這種情形是所有希望台灣文化環境有所提升的人所不樂見的。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僅就事論事,無意做任何的惡意人身攻擊,也不是想潑人冷水。歡迎大家討論。
3 則留言:
偉鼎,我建議你直接和Opus Arts的負責人小毛(洪余昇)連繫看看,分享你的看法.--因為我不確知他是否有固定瀏覽我們這個網站.
maurice_hung@mail2000.com.tw hung.maurice@gmail.com
謝謝宛青的建議。我會把這個發文轉寄給他。
另外,經妳一講,我才發現我記錯小毛的名字。罪過!罪過!我也趕緊把文中錯誤給改過來了。
偉鼎,謝謝你的分享,我很能認同你的觀點,特別是那段"留洋"正是我這段經營工作室期間最大的感觸,正是我們努力的重點之一(我們的鋼琴家劉忠欣與小提琴家盧耿鋒即是反證)。只是,這當中有許多主客觀因素可以討論,例如說,就音樂家,而言其演唱、演出能力的課題(是否購全面性、是否夠qualified等);就我們工作室而言,如何幫助台灣音樂家爭取演出機會的課題等等......講到這還真的想找個機會和你聊聊,因為我相信這些意見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我們的音樂環境變得更好。
張貼留言